找到相关内容423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山西临汾10月10日将举办“法显学术座谈会”

      “平阳沙门释法显”是我国东晋著名高僧、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。为到印度求取完备的戒律,他从长安出发,沿陆路西行求法,到达北印度,历游佛教圣地,并从海路漂泊返程,在崂山登岸,前后14年,游历30多个国家,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到达了印度本土的中国人,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、最有成就的佛教求法僧之一。   山西临汾为中华尧都、法显故里。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法显文化业绩的认识与了解,继续扩大法显的文化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座谈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8/07483113738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历史上象玄奘法师这类人物,可否再介绍一、二?

    ),经耶婆提(今印度尼西亚)而后返国。时年已八十岁,仍从事佛经翻译。他著有《佛国记》,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献。义净法师稍晚于玄奘,取道南海去印度求法,经时二十五载,凡历三十余国,寻求律藏,遍礼圣迹。回国后翻译经律五十多部二百多卷,撰有《南海寄归传》及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。法显、义净和玄奘法师一样,都是以大无畏的精神,为法忘身,冒九死一生的艰险,为求真理而百折不挠,鲁迅称赞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确非过誉...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教常识问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7183510831.html
  • 佛教中的神通

    来。非为床座。 维摩诘言。唯。舍利弗。夫求法者。不贪躯命。何况床座。夫求法者。非有色受想行识之求。非有界入之求。非有欲色无色之求。唯。舍利弗。夫求法者。不著佛求。不著法求。不著众求。夫求法者。无见苦求。无断集求。无造尽证修道之求。所以者何。法无戏论。若言我当见苦。断集。证灭。修道。是则戏论。非求法也。 唯。法名无染。若染于法。乃至涅般。是则染著。非求法也。 法无行处。若行于法。是则行处。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73856467.html
  • 口传仪式

    藏传佛教特别注重传承来源的问题,所以除了灌顶仪式及讲经开示以外,还有一种叫作「口耳相传」的仪式。 在口传仪式中,先由求法者恭敬顶礼法师三次,然後向法师呈上一点供养,并请求某部经、某论、某一仪轨又或某一句咒语之传承。法师有时会马上答应及即时传授,有时会答应而择日传授,有时则会不作答允,待求法弟子叁请之後方作传授;当然,若求法者所求的项目并不适合他时,法师是会拒绝或传授另一部经论或另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4645269.html
  • 东晋译经高僧法显的爱国风范

    重要的事业。早期的佛经翻译家都是来自印度或西域的僧人,中国僧人西行求法,始于三国时期的朱士行,此后,法显、玄奘、义净等大师们梯山航海,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,克服重重困难西行求法。这种为法忘躯、勇猛精进的爱国主义精神,一直为后人所敬仰。   一、“欲令戒律流通汉地”,不畏艰险西行求法   佛教中的伦理内容十分丰富,主要体现在佛教的戒律学体系中。戒与律原有不同的意义,“戒”音译为尸罗,是出家及在家...

    纪华传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43592693.html
  • 观世音菩萨救怨贼围困难

      或值怨贼绕,各执刀加害,念彼观音力,咸即起慈心。  (或被怨赃所包围,个个拿刀要杀你。心念观音威神力,顷刻强暴化仁慈。) ——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 《慈恩法师传》有所验证。   玄装法师西行求法,经过玉门关时,夜晚露宿在沙漠之中。随行的胡人叫石磐陀,忽然变心,拔刀向法师走来。法师坐起念观世音菩萨名号,胡人竟又走回去睡下了。法师后来给了胡人马匹并遣走了他。

    佚名

    |观音|观世音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3411692.html
  • 美国西来寺信徒佛学院春季课程开学典礼隆重举行

      据佛光山全球资讯网报道:3月10日上午,美国西来寺信徒佛学院春季课程正式展开,住持慧济法师于开学典礼中赞扬学员求法精进不懈之精神,冀勉众人把佛教义理铭记于心外,更应运用实践于生活中,成为面对困难及解决问题之力量。社教组组长觉皇法师以《劝发菩提心文》中“勿畏难而退怯,勿视易而轻浮”等鼓励学员不忘初心,并期待学员于两年中修学圆满后,颁发证书予众人。逾六十位学员无不珍惜常住提供之学习因缘,积极...

    心堂

    |开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3/0854298347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看小说、看电视、听歌曲,都能得到忘我的境界,而得一心不乱,这与念佛一心不乱,有何差别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看小说、看电视、听歌曲,固然亦能忘我的意境,这种忘我意境,似乎一心不乱,但内心微细的念头,亦免不了贪染小说中剧情,执著电视的内容,心被歌曲所动,动而染、染而动,处处迷染,心安住声尘与剧情,这种类似一心不乱的忘我,是迷了本性,心外求法的贪著,外道也有这种相似之定。   念佛达成一心不乱(梵语aviksipta-citta),能念念觉悟、念念分明、念念无染、念念不贪不著、念念光明、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595512379.html
  • 弥勒道场雪窦寺举行三归、五戒、菩萨戒法会

    生活中做到自利利他,使社会更加和谐。   戒子们秉持着恭敬的求法之心,法会于8月1日下午功德圆满。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法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8/09004113179.html
  • 李炳南答:信外道的人念佛号,能往生吗?

    问: 信外道的人也念佛号,以后如果有往生极乐的愿望,是否能得到佛菩萨的接引? 李炳南答: 求法必须远离邪见,成功在于是否专一。既然皈依佛门,就应当远离外道。邪正混杂,修行就不真。修法既然杂乱,念头怎么能够专一。虽然有往生的愿望,但恐怕是可东可西的摇摆心理。三资粮不具备,怎么能有往生的份呢?世上的人有的信仰宗教,有的不信仰宗教,有的信仰这种宗教,有的信仰那种宗教。虽然千差万别,但只要...

    李炳南

    净土|往生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11/22105418902.html